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章 11局面(第1页)

1903年,朱中安随铁良去湖广地区视察。铁良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了解一些张之洞。追溯历史,光绪早年时,以那拉氏西太后和以奕欣为首的洋务派明争暗斗。这时候,以大学士李鸿藻为首的清流派地位就特殊起来了。清流派蕴集了一些或是年少气盛,或是自觉怀才不遇的大臣直陈所见,揭露。清流派中,张之洞和张佩纶动辄触人锄事,无所顾忌,被时人称为两只触人痛处的“青牛(清流)角”。当时顽固派和以洋务派都急欲拉拢清流派,而在同治二年庭考中,由于那拉氏力排众议,以“眶世奇才”之名被擢拔为“探花”的张之洞,那份知遇之恩常常萦怀于心。

张佩纶因轻狂,在对法作战中大败获罪,后改投李鸿章门下,而清高无比的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后更加天马行空,不参加任何派更获得西太后的青睐。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而言,“学而优则仕”不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而且是唯一的通道。对西太后的格外恩遇,张之洞自然从道义上的忠诚到把一生付还给朝廷。张之洞对洋务派进行抨击,但他在指出洋务派耗费国家巨资而收效甚微时,并没有全盘否定洋务运动,他在帮助洋务派改正缺点。而且事实上,他干的的确比洋务派更好。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刘坤一逝世以后,张之洞和袁世凯成为最重要的两位汉臣。因此,对张之洞的考察和了解就是有战略目的的。

在湖广考察时,那里的经济上的成就和民间企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在张之洞治理下,两湖的成就是明显的,这和全国其它地区的民生凋零和乱事不断是鲜明的对照。然而,作为钦差大臣的铁良,他听到的更多的是张之洞的那些汉人同僚们私下对这些事实的勉为其难的承认,他们对张之洞的成就视而不见,甚至指责他的革新精神。特别是那些儒学渊博的汉族官员,都一致非常热衷于发掘张的短处、揭露张的马脚,尽可能地贬低他,什么华而不实、好大喜功啊,就好像拿张之洞的缺点和成就平均一下,使他看起来不是那么出色时,他们的心理才能平衡。汉民族对于它自己的少数天才的求全责备,不仅是那些已经占据有利位置的少数上层人物喜爱贬损它人的阴暗心理的表露,而且是这个汉民族喜欢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而不愿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表现。“文人相轻”,而不是竞相提高,是大多数这些汉族精英的陋习。和中国其它民族对于力拔山河的英雄人物无与伦比的崇拜不同,汉民族更推崇整体智能,他们以为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然而他们更可以看到的是,在汉民族注重头脑和计谋的运筹帷幄的同时,这种手法和手段的无以复加的推崇使得他们的多数人也丧失了对高尚目的的追求和出自内心的真诚热情。

这是一个过于老气横秋和自足的民族,它很善于自我调节和满足现状,它还会用种种理论来自我安慰。多数时它能逆来顺受,承受能力强,然而,一旦激怒它,超越了它既定的临界阀值,引起整个民族的共振的话,那么世界上任何力量将被它击溃。对这个民族,应该好好安抚它,而不是相反。铁良在回京汇报时却大大夸奖了张之洞一番,这也为日后朝廷更加重用张之洞起了推波助澜的功用。铁良对朱中安说,在最为重要的清廷实力人物老醇王和老恭王临死之际,都不约而同向西太后推荐了张之洞入主中枢。尽管这引起西太后的深思,但她最终还是没有马上采纳,原因其实十分简单,原来张之洞相貌丑陋,西太后实在忍受不了将天天面对首辅大臣的这张丑脸,尽管她完全清楚张的才能和对自己的忠诚。如果老天把瞿鸿矶的脸给张之洞,那么,大清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瞿鸿矶,这位同治十年的进士、除文才德才之外,他的相貌特别像同治皇帝,由此颇得西太后心仪。他进军机处的最大原因,是在西太后个人的那种难以告白的心情。

在最高级的政治层面上如此低级和轻率,随意性和个人好恶充斥政坛,那岌岌可危的局面也离之不远了。如果以张之洞代替李鸿章,甲午年间的战争结果也将不同,张之洞比李鸿章更有爱国心也更廉洁。李鸿章的贪腐引起了“雪球”效应,在他的周围营集了一群贪官,他们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血气方刚的淮军,而是一群腰缠满贯,再也不肯洒血疆场的肥猪。如果以张之洞代替翁同龢,戊戌维新的变法结果也将不同,张之洞比翁同龢更老成也更懂得国家问题的症结所在。翁同龢性情轻率,难稳社稷。在他的影响下,光绪帝浮躁又懦弱,缺乏八岁时的康熙大帝就有的那种坚忍不拔,也是受翁同龢的身教言行的结果。如果以张之洞代替荣禄,庚子年间的战事也将不同。荣禄个人人格低下,只知一味讨好和怂恿西太后,国力不足而主动向世界强国宣战,使国家蒙受了更大耻辱。以上的这几种情况,在张之洞的身上是永远不会发生的。张之洞守正学而不迂腐,着眼大局而能办实事,是曾国藩之后又一社稷重臣。

而且,他和康有为、梁启超等新兴力量的关系并不紧张,这能平缓国内政治势力的紧张对立,把政治和思想上的对立,限制在国家能承受的范围内,这将是举国上下的幸事。其实,政治集团之间的纷争,不管以什么方式出现,说到底都是对利益分配的不满和异同。随着人类社会渐渐地成熟,国家机器越来越应该起着机智地调节整个社会的合理生存和必要发展的功能。特别是当社会中不同团体、阶层、人群等之间产生根本利益冲突时,理性的国家机器应当设法妥善协调,把冲突部分降低到最小最小,既避免那种内部势力同归于尽的疯狂,也不给外部势力不断入侵和蚕食的机会。然而,朝廷几次错过了机会,西太后几次放弃张之洞,这也许是天意吧。铁良,这个未来满清亲贵集团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少壮派首领,朱中安和他的友谊,除了给他带来具体的人生财禄实惠外,对朱中安的政治大局观也有启迪。铁忠,是一个和铁良貌似神不似的人。铁忠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心胸狭窄。铁忠对自己要求严格,可对别人更严厉。他自己做到的,别人一定也要做到,他没有宽容别人的习惯,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宽容自己。这种性格很适合做军人,因此,铁老爷早早地为他开捐了一个从三品守备参将。

而清朝自道光、咸丰以后,捐例大开,中央、地方同时开捐,清末地方官和军中捐纳出身者占很大比例,已经成为当时选官的最重要途径,这既是社会的一个明证,也是像铁忠那种不能世袭的满人庶出子弟的主要出路。然而,这对于一个在马上讨生活的少数民族来讲,一旦它丧失了忧患意识,一旦它缺乏了黩武精神,也就走向了衰败之旅。其它的,只是时间而已。铁忠最憎恨的人其实就是铁良。在朱中安刚进铁府之际,有好几次朱中安亲眼目睹了他用法子来暗损铁良,铁老爷对此也十分无奈。

一天,一个相士对他说:他们俩兄弟是天上的双子星下凡,他们俩兄弟不但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寿限也是一致的。从此以后,铁忠再也不去戏弄铁良了。对于这个结果,最高兴的莫过于是铁老爷了。这样,铁府才算真的安宁了。铁忠心胸狭窄,但对于朱中安并太不排斥,也许,这也是他的一种孝道吧。这样一来,在这个环境中,朱中安安逸的青少年时代和朱中安颠沛流离的童年成为迥然不同的对照。朱中安的亲娘,此时更加注重对朱中安的教育和提醒。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娘和朱中安谈起爷爷、外公、大伯、二伯、大舅、二舅、小舅和朱中安父亲时,总是那么平心静气,那种朱中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悦耳的婉转声调,却能一次次把朱中安带入那英雄辈出的史诗般的年代。朱中安终于知道了朱中安的爷爷安天心和外公庹向天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朱中安的爷爷朱庙安,是湖北监利县三洲乡何堡村人,年青时勤奋好学,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同乡朱河老龙昌的大地主胡大任与他同试未中,却花几万两银子买了个进士。朱庙安见朝廷,科举舞弊,气愤难平,于是决意弃文习武,另谋出路。,,

热门小说推荐
傅总,你老婆又娇又狠

傅总,你老婆又娇又狠

骇人听闻,不学无术的简家大小姐简相宜竟然要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了!听说简大小姐要投资大项目的某名媛就她,别赔得倾家荡产就要感谢上苍了吧?简相宜不好意思,这个项目我数钱数到手抽筋。听说简大小姐要出席知名慈善协会开幕式的某富二代就她,懂慈善是什么意思吗?简相宜不好意思,这个知名的慈善协会是我创办的。被啪啪打脸并被虐得哭爹喊娘的众人傅总,快管管你老婆啊!傅靳城松了松领带,我惯的,有意见?...

古代养娃日常

古代养娃日常

下本女皇(穿越)本文文案林寒本是末世的女将军,和敌人同归于尽后不幸穿越到古代。然而,没等她适应新身份,就被告知她被许配给一青面獠牙的将军。林寒身无分文,口袋比脸还干净,一听说大将军无父无母无兄弟,有房有车有存款,囊中羞涩的林寒立即嫁过去。可是,嫁过去林寒才知道大将军啥都没,无父无母无存款。也啥都有,有权有势有孩子,还是三个这就是个在末世征战多年的女将军穿越后想过安稳日子,自作聪明误当继母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朝代架空,种田美食养娃日常文章出现问题,请打客服电话参赛理由女主利用随身空间里的现代书籍,提高水稻产量,改进农具,推广农业,国富民强奔小康微博名元月月半完结文后娘(穿越)太子妃很忙一条四爷,二饼福晋我家个个是皇帝...

双姝重生记

双姝重生记

一个意外,林潇潇和崔盼盼同时穿越。一个本体穿越,一个魂体穿越。ampampbrampampgt  在近似春秋战国的年代,她们各自会有怎样的际遇?在相逢后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ampampbrampampgt  PS双女主,一个有金手指,一个没有。ampquot...

农家小福妃

农家小福妃

[日万字更新]影后唐时玥穿成农家傻女,头顶草原爹,奇葩白莲娘,骂街杀熟招摇撞骗的亲人,我家的糟心数不清。那又怎样?天生锦鲤体质,跟我躺赢!盘我福多!逢凶化吉坐地生金了解下?否极泰来万人之上了解下?咳咳,迷弟迷妹迷爷迷奶遍地了解下?本来只想斗斗极品发发家,当当相爷撩撩汉,却一不小心又活成了国民偶像≧≦吸粉哪家强,欢迎来观赏!企鹅群一起嗨~求收藏票票么么哒~...

天极垠

天极垠

上古时期,万物初生,灵有缘成形。而,形生力力生智。终,灵物生神眷世界。后,上古灭生万灵开天际。...

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

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

101温馨提示21点已更新苏笑笑读书多厉害,现在就多丢脸,这都六年了,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高考,村里人配不起她,城里人看不起她,高不成低不就,生生把自己熬成了大龄剩女。有个知青说愿意试一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