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7章(第1页)

她打开匣子,见是一对耳坠,并不细看,就取下自己一直戴着的那对放进小匣,随手换上了。

深碧和金色,晃荡在她耳畔,看得桃花眸微微一滞,转过身去。

一个月以后,秦鉴澜已经习惯了这种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的相处模式,毕竟贺子衿就算在从诲居中,也是躺在芙蓉塘边,临着一吃波光粼粼的池水,读点传奇志,吃吃点心。要么就是牵马出门,摔出伤口,径直往对面街上的回春医馆去了。秦鉴澜也去过医馆两次,专程找大夫开醒酒的方子,顺带出门透透气。其实没人管她,她可以随时出门,看看许久不见的剡都景致了。

胡大夫站在百子柜前,得知她给贺子衿来抓醒酒的药,细细地看了她好几眼,奇道:“他运气不错!”

她笑笑,心里想,其实是她运气不错,从柱国府走进了陌生的地方,再也见不到任何熟悉的人,仿若与过去……一刀两断。

她还是常常用毛巾给醉中的贺子衿擦脸,只是擦得愈发随意,也只是从侍女手中接过来,并非自己亲自去泡好毛巾了。醒酒茶也喂的,有好几次不小心喂到他鼻子上,好在他迷迷糊糊的,醒来也不找她问罪。吃饭也不再是她一个人了,她坐在府内的侍女、小厮旁,听他们谈天说笑,自己面上也不由得浮起一丝微笑。

又过一个月,贺子衿再次带着一身酒气拍响从诲居的大门,府门被轻轻拉开,立在月光下的却不是马夫夏老头,而是那个高挑纤瘦的姑娘。她扶着他走到被褥边,随即他隐约觉得,落在自己脸上的毛巾,背后的手劲柔和起来,醒酒茶也好好地喂进口中,手绢细致地拭去唇角的茶渍。更不同的是,耳边有了细碎的絮语。也不说他这么晚才回来,只是叮嘱道,秋夜渐凉,贺公子要添衣了。

桃花眸别过去,贺子衿什么都没说。

不久便是中秋节。

秦鉴澜嫁了人,自然不回柱国府过节,一早起来,先去厨房门口,站在外面不进去,就问里头的小厮准备得怎么样了。

里面应答了一声,却并不是平日负责从诲居伙食的人。半掩的门被拉开,转出一个人影,换上一身崭新的绸衣,却是贺子衿。

她眸中神色一闪,似是惊喜,面上只是点点头,退到一旁。

入夜以后,圆月挂起来,又大又亮。从诲居中新栽的海棠,几枝不多的叶子衬托着,圆月散出柔光。贺子衿擦擦手,与小厮一起,在院中摆上南方和北方的几道菜肴,色香俱全,勾人垂涎。还摆上了整个的月饼,香酥油亮。府内没什么规矩,大家围过来,秦鉴澜特地换上一身淡色新衣,款款步入院中。

抬头却不见贺子衿。又听府外一阵轻轻的喧声,目光追去,原来他开了府门,迎进一男一女。男的长衫修身,女的裙衫素雅,两人寻常中年人相貌,走进庭院看了看,一致同意坐在芙蓉塘的石头边,取出各自的物事来。男的拨拉一把三弦,女的怀抱琵琶,试了几下音,又清一清嗓子。

府中人们就知道,是主人特地从茶馆请来这曲艺师傅,趁着中秋夜,要给大家演奏助兴一番。小厮中的年轻人,也有拿着银钱常跑茶馆的,这时一下子就认出来,两位都是驰名剡都一角的大师,互为搭档,两人的师父还进宫给天子献过艺。贺子衿能请到他们,势必花了不少心思和银钱。

秦鉴澜听见了,心中欣喜非常,就坐在人群正中,看月光洒落,贺子衿点点头。

两人一拉一弹,唱声相和。

“七里山塘景物新,

秋高气爽尽无尘……”

秦鉴澜听着听着,脸色大变。

心莲坐在她身边,起先没留意,两眼看着曲艺师傅,暗暗叫好。到最后,两位收起乐器,院中立即满座喝采。席中开宴,心莲转头刚想跟夫人一顿夸赞刚刚两位大师,尤其是那位拉三弦的男大师,唱得好有韵味!却见她低着头,一言不发,紧紧抿着双唇。心莲不敢问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贺公子热热闹闹地请了这一台戏,反倒做错了么?

抬头望去,贺子衿并未入席,而是前去送两位大师离开府邸。一个人的背影,离身后的喧嚣越来越远,看上去竟莫名地与世隔绝。

元宵以后,宿州动乱,天狼骑南下,直逼镇北关。

贺子衿在家中沉默得一如往常,眉头却一天比一天皱得更紧。

她不主动去问,斟了清茶给他,自己坐在芙蓉塘边,望着枯荷残枝出神。原来那夜宫宴,那个人丹凤眸转过来,一眼望进了她心里。只隔着殿内一条走道,那人却不来,白衣飘拂如雪,纷纷乱乱,将她心神都掩埋。

秦鉴澜某天醒来,耳畔坠子冰冷,身侧空空如也。

那一天夜里,贺子衿没有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