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44 章(第1页)

给咱们留下了建国,建国自小就懂事,院子里的邻居和那些战友们都是好的,时不时地伸把手帮着我们一点点把孩子带大。孩子大了懂事了,一点都没让我们操心。后来有了兰子他们,家里的吃食慢慢多起来也热闹起来,几个孩子都是懂事的时不时就过来帮忙,送吃的送穿的,与其说是我照顾他们几个,还不如说是他们几个在照顾我们。后来几个孩子更是靠自己的努力考到了这里,买了房将咱们接过来,你说有哪个老太太像我这般有福气的。”

“是啊,几个孩子都孝顺”,李校长有些感慨,他侧过身子看着身侧的老伴,虽然此时的吴倩已经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皱和褶子,可是在眉眼之间还能看得见年轻时的影子,那般的美丽,李校长凑过去轻轻地吻在对方额头上,“老伴,下辈子我还想娶你”

吴倩没有说话,凑过去靠在李校长肩膀上,伸出手摸了摸李校长脸上的皱纹,“好”,一如当初他说嫁给他时那般坚定。

两个人依偎在一起,脸上露出笑容。

第二天早晨来敬茶的俩人叫了半天都没有开门,俩人对视心里有些担心,王建国回家从院子里墙翻过去给王小兰开门,俩人直奔卧室,就看到李校长和吴倩依偎在一起躺在床上,紧闭的双眼着双眼。俩人心里砰砰地跳起来,王建国上前伸手凑到口鼻之间,无一丝呼吸。王建国的身形有些站不稳慌了慌,王小兰见此上前扶住她,看着床上安详入睡的夫妻俩,王建国双膝跪了下来,嚎啕大哭起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闻讯而来的王小丽和猴子看着床上的夫妻俩,猴子忍不住晃了下身子,还是旁边的王小丽一把扶住才没能跌倒在地上。

王建国成婚的第二日,他们送走了两位老人,灵堂前俩人已经换上了孝衣,终于赶回来的李卫国看着院门挂的白皤不敢置信,走进屋里看着灵堂上的照片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这一哭就像打开了机关一样,王小兰姐俩再也控制不住同样痛哭起来,看着哭泣到底的妻子,王建国将其拥在怀里夫妻俩抱头痛哭。帮忙的猴子、老鹰和赵叔等人更是满脸悲戚。

1992年30岁的王建国和28岁的王小兰终于走进婚姻里,却在成婚的第二天,他们送走了疼爱他们的长辈,至此这间院子被封闭。待葬礼结束后,王小兰辞去了学校的工作去了西北随军,一直到数年后王建国调回京市他们才再次踏足这个小院。

第121章王小兰番外(一)

大学三年研究生三年,毕业后的我已经21岁,21岁的我选择了留校做助教,和我的老师慕容教授搭档。暑期的时候商铺的租户送来了新一年的租金。送走租户后看着茶几上的一沓钱,莫名的觉得无趣和茫然,我抱着膝盖窝在沙发上发呆,莫名的想到了我的姥爷——杨老头。

伸手算来我与他似乎五六年没见了,不过这些一直书信往来,后来家里有了电话,时常打电话过去,所以对家里的情况也知道些。自从村子里土地改革,杨大舅就承包了土地留在村子里,二舅只领了按户口分下来的三亩地去了村子里的砖厂上班。大舅的俩儿子都考上了本市的学校,一个本科一个大专,兄弟俩也争齐毕业后留在了市里,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衣食无忧。二舅的一儿一女,如今也都工作了,儿子成绩好上了大学成了一名老师,女儿小果娇纵了些上完高中就辍了学。

想到这我突然决定来个说走就走,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背包一背,我就直奔车站买票出发。

与当年一模一样的那辆绿皮火车上我再次踏上返程,到了镇上又坐车去乡上,从乡上再到武乡,如今武乡与乡里通了车,比以往方便多了。

走在记忆里熟悉又模糊的路上,偶尔村民望过来探究的目光,我沿着当年走过的路走到记忆的姥爷家,大门虚掩着,我敲了几下,里面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谁呀”

陌生又熟悉,我推门而入,向着从堂屋里出来的老人迎面走去,走到他的面前,看着比以往更加显瘦的老人,如今也拄上了拐杖,老人看着走过来的女孩,有些惊喜,“兰子”

“姥爷”

我走上去轻轻抱住他又松开,姥爷的脸上的惊喜让我有些心酸,这些年似乎回来的很少很少。

“兰子,快,快进屋,老婆子,快看谁来了”姥爷一手拉着我进屋,一边冲着屋里大喊。我在堂屋坐下后,姥姥也从继续出去,背部有些佝偻,发丝如今全部苍白眯着眼睛似乎有些看不清,“老头子,谁啊”

我见状赶紧迎上去扶着她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