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7章 辅弼十四第一刀砍谁(第1页)

李之藻对皇帝的了解自然不及高务实之万一,在高务实看来,说服皇帝其实很简单,因为时至今日,朱翊钧关心问题的主基调只有两个:一,对赚钱有没有帮助;二,对名声有没有损害。如果非要讨论得再深入一些,那就是在赚钱和损失名声之间做出衡量与取舍。简单地说,如果既赚钱又赚名,这种好事不用多想,立刻答应就行;如果赚钱很多,名声多多少少会有点损失,那也问题不大,还是可以答应;如果赚的钱有限,但对名声的损失却很大,这就需要三思而后行。毕竟自己这都快要封禅泰山了,现在做出一些过于损失名声的事情可不太划算啊……要不等封禅结束再说?所以高务实要去说服皇帝,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抓住这两点:既要让皇帝觉得此事有利可图,又要让皇帝觉得不会挨骂——至少不会被骂得太狠。有利可图,这是高务实做事的一贯原则,而且他总会努力确保决不能只是自己有利可图,而是让能够配合自己的人都从中分得利益。合作嘛,总要双方都能有利可图,这才能够长久,否则岂不成了目光短浅到只会开杀猪盘的阿三一个水准?和皇帝合作也是合作。皇帝能赚钱而不影响名声,他高务实既能稳固权力,还能把政治理想推行全国,这就是合作共赢。那么,在当前的科举制度下添加“算术选考”项目,怎么就能让皇帝有利可图呢?很简单,因为高务实会告诉皇帝,这些精于算术的人才慢慢走上政坛之后,朝廷收税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从此就能让以前很多收不上来的税变得能够收上来了。朝廷收多少税难道不都是朝廷去开支么,和皇帝本人有直接关系吗?当然有,而且关系很大。之前就说过,皇帝内帑之中有一大进项称之为金花银。这个金花银的制度说起来很复杂,但如果概括一下,大致可以提炼出这样一条:金花银收入在事实上与朝廷粮税多寡呈正相关。说人话就是朝廷税收越高,皇帝以相对固定比例收取的金花银也就越多。注意,这里说的“相对固定比例”,即“皇帝抽成”的比例确实可以调整,但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固定的,不会说调整就调整。前不久才刚说过,万历朝进入内帑的金花银“一年大约一百万两,但是基本专款专用,用于后妃、宦官宫女的开支,包括赏赐,通常没有结余”。“没有结余”很能说明问题:这笔钱一直处于“只少不多”的状态。考虑到后妃、宦官宫女的开支本身就是个弹性开支,甚至连后妃与宦官宫女的人数都是很有弹性的,因此对于皇帝而言,这笔金花银哪怕已经有一百万两之巨了,但它依然是一笔永不嫌多的进项。解释到此,问题就很清楚了:只要“算术选考”这件事大大有利于收税,而且多收的税款还并不是额外加征,而只是把以前那些偷税漏税的窟窿给堵住,将税款重新收到朝廷手里来了,那么皇帝的金花银收入也会因此而大大提高。这可不就是“有利可图”吗?以高务实对朱翊钧的了解,这位在原历史上认为只要肯交税,商人服朱也未尝不可的皇帝,绝对愿意支持“算术选考”。那么,有利可图的问题看来可以得到解决,接下来就该考虑一下名声问题了:这件事会影响皇帝的名声吗?高务实认为,大致上是不会的,因为这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点在于,算术选考名义上的终极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把原本就该收上来的税真正收上来,并不涉及任何加征,所以朝野内外、士林上下其实找不到对此加以抨击的合理理由。当然,表明上的理由永远都是表层问题,如果他高元辅只看得到这一点,那他这些年的官场就算是白混了。问题的真正根源从来都不在名义上的那些说辞,而在于背后的利益归属、利益分配。这些原本应该收上来的税,实际上去了哪里?当然是去了权贵与士族乡绅手里。权贵,这里一般指朱明宗室与开国、靖难两大勋贵集团,当然也包括其他零零散散获得爵位的人家——高务实现在也算其中之一;士族乡绅,实际上就是泛指通过读书考得功名的人与其家族这个集团。不过,以前就说过,很多人以为的大明完全不收商税并不符合事实。大明朝其实是收商税的,只是一来征收的项目极少,二来征收的比例太低。甚至,很多地方居然还可以任由疆臣自行调节税率,于是最终结果就是虽然征了,但比没征也强不了多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后世沦为笑话的“江南一年茶税二十四两银子”——你说你留这二十四两干嘛,是打算气死皇帝吗?这可是江南地区啊,经济作物种植远超粮食种植的江南地区啊!一年茶税竟然只收起来二十四两银子?这还不如干脆全免拉倒,至少能混个好名声呢!不过这里还有另一个误区,就是勋贵和士族(这里及以下都泛指有功名的读书人)免税。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按照明律规定,勋贵方面是伯爵以上才免税。换句话说,伯爵(或侯爵、国公)本人是免税的,但伯爵的家人并不免税——比如你爹是某某伯,但你并非长子,也没有混到爵位(这很正常,因为明朝没有男爵和子爵),而且现在你已经成亲了,分到了你爹给你的一部分田产。那么不好意思,你的这些田产其实并不免税。朱明宗亲的禄米开销问题由于前些年高务实已经通过开藩禁基本解决(没完全解决,但已经只发亲王、郡王两级禄米,负担大大降低),不过藩王侵占良田的问题改善不大,这也是高务实瞄准的对象。有人可能要说了,藩王那可是朱元璋规定不交税的,高务实有什么理由瞄准他们呢?高务实当然也没什么办法动他们的“合法田产”,不过不要紧,他们手里有大把的非法田产,这些才是他们真正侵夺民利的大头。如果天下藩王手里都只有分封时赐予的土地,其实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还可控,真正的麻烦是他们仗着权势地位,通过各种手段搞到名下的黑产。不过,对于要搞藩王黑产这件事,高务实暂时还不会说给皇帝知道。朱翊钧这个人对自己亲戚还是很眷顾的,哪怕这些藩王很多跟他早就出了五服,但儒家的亲亲观念摆在这儿,皇帝绝对不肯随便查抄天下藩王黑产的。这事儿的关键在于,它和开藩禁不同。开藩禁虽然改了祖制,但底层宗亲的悲惨情况摆在那儿,朝廷的收入也摆在那儿,养不活就是养不活,这是个客观现实,你想装死也装不过去。所以,高务实主持开藩禁的时候,一方面可以用他自身的威名和朝廷的武力强压藩王们,一方面也确实是给了广大中低层宗亲一条活路,所以才能够在数年之内推行开来,完成壮举。但是,如果要查藩王黑产,那就不同了。虽然这明面上绝对是至公至正的一件事,但皇帝必然会以爱护宗亲的名义直接拒绝——道理之前就说过,“亲亲”啊、“以孝治天下”啊,等等诸如此类。所以,高务实不打算现在就告诉朱翊钧,而是先把人才队伍培养起来,把其他好查的先查了,甚至把藩王黑产也悄悄查了但不说,最后找个机会再摊牌。总之一句话,改革是要一步步来的,得先易后难。这不比有些作战,先难后易可能达成一种“势如破竹”的气势,如一举击败敌军核心部队,那么人数更多的弱兵或者仆从军可能就会直接崩溃。改革则多数时候不是这样,只有先易后难才能在一开始就获得正反馈——比如改革初期大家都在观望成效,你挑个最难的先改,结果推进不动,大家一看没戏,都不支持了,这改革不就失败了?先易后难就不会这样,先挑个软柿子捏,把这颗柿子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看,真有甜头啊,于是打起精神跟着你干,这改革就形成了风潮、形成了大势,就能继续执行下去。所以现在情况很清楚,改革完)

热门小说推荐
倾世女帝:笑拥江山美男

倾世女帝:笑拥江山美男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有没有搞错,路上碰到一个神秘的女人,被霸占了身子,醒来时灵魂居然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令人吃惊的是这里居然是女尊世界,她穿成了尊贵显赫的王爷,只是这王爷生性浪荡懦弱,名声甚为不好,她该怎么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王府中美男上千,可以和皇帝的后果媲美了,美男们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的生活,把王府搞得热闹不堪。只是剥茧抽丝之下,却发现表里不一的众位宠夫,身份复杂的自己,一切的一切都成了迷,看似巧合的穿越,真的只是巧合吗?当繁华褪尽,一切回到原点时,孰是孰非,已经无从知晓她不求美男万千,只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末世重生之归途

末世重生之归途

曾经以为身处地狱,后来发现,有他的地方就是天堂末世到来,夏初错估人心,能核被毁,身体残疾。所有人都想将她往死里踩,唯独陆聿修倾尽所有的对她好,就算最后为了她丢掉性命,他也无怨无悔!夏初拖着残躯苟延残喘十年,终于在听到仇人的死讯那刻断了气。原以为死亡是终点,却不想是新的开始。重生归来的夏初有个很渺小的愿望,她要把陆聿修宠上天,带着他和他的兄弟们在末世好好活下去!...

穿越之郡主玩转古代

穿越之郡主玩转古代

一朝穿越,陌灵从无父无母的孤儿,成为集万千宠爱,为一身的小郡主。爹娘疼,姥姥姥爷疼,身后还跟着一个,闷骚大冰山。开鸭店,玩雕刻,虐渣渣,且看陌灵如何玩转架空大陆。  本文轻松欢快,宠甜文,男女主互撩,欢迎大家来看  第一次写文请各位多多指教...

重生1988:开局就离婚

重生1988:开局就离婚

当贤惠人儿不再贤惠后,所有人都疯了。昨日你对我羞辱谩骂,今天我让你趴地不起。...

重生七零娇娇媳

重生七零娇娇媳

梅青酒死后重生回到物资匮乏的七零年代,这时候缺衣少食,糙米粥都吃了这顿没下顿。就在她以为这辈子会被饿死的时候发现,她居然随身携带生态农庄,里头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这还不算,她还发现上辈子的大佬们是她弟弟。医学界的泰斗是她大弟!科研领域的大佬是她二弟!!知名地产大亨,就是送姐姐两栋高级公寓楼做嫁妆的那位是她三弟!!!弟弟们巨牛逼,你问她?她就比较没用了,只养了几个弟弟,顺便抓个首富大佬做竹马...

诸天:从放火烧唐三开始

诸天:从放火烧唐三开始

唐三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放火烧我!林司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放火烧三,万人庆贺。马红俊你的火,为什么会比我的强?林司夜我的火,是苍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诸天从放火烧唐三开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