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到梅花香也清(第1页)

一大清早,李珠秋就来到了王巧儿的住所。说是住所,其实也就是在义仓的门前搭了几个蓬帐。

【一】《飞花艳想-上阙》醉月山人.诗

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李珠秋进了蓬帐,见巧儿几个伶人正在做月饼,便问:“巧儿,你娘呢?”

巧儿兜起小嘴儿指了指旁边的篷子说:“睡觉呢!”

李珠秋说:“这都什么时辰了,还睡?”

“您这老头儿说话……”巧儿没大没小地说道,“难道您不知,这一个月下来,把我们累成什么样子么?都累病了!”

“你不是还没病么~”李珠秋笑嘻嘻地逗着巧儿。

巧儿白了李珠秋一眼,起身用两只满是面粉的手推他出帐,“走走走,别在这里讨厌!”

出了棚子,李珠秋又问:“巧儿,你还记得昨天你调戏的那个人么?”

巧儿一听,不高兴了,“怎是调戏!那不都是为您工作么?那叫唱歌。”

“噢,就是昨天你娼的那个男人……”

“你呀你,老不正经!”巧儿攥起拳头就想打,“谁娼他了?谁娼他了!”

“你这小姑娘啊,就是没有文化。”李珠秋解释说,“这个‘娼’字的原意,就是指唱戏的女子。难道,你不是唱戏的么?”

“好了,说吧,那个人怎么啦!”

“哎呀,那个人可不简单。不但有才,而且还是个大官。”

“这和我有关系么?”

“怎没关系?恁俩可是老乡啊!”李珠秋说道,“巧儿,你的老家不是苏州吴江的么?”

“是啊,怎么啦?”

“他是泗州[今宿城等地区]的。”

“一个江南,一个江北,隔着远着呢,这算什么老乡!”

“怎能不算呢?”李珠秋又说,“你看,你们俩都从千里之外的江南来到了京城,你说,这是不是缘分呀?”

“行啦,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人家还要做月饼呢!”

“还是巧儿姑娘痛快!”李珠秋笑道,“你看,今天是仲秋团圆节,你俩都是背井离乡,孤孤单单,要是能聚在一起过个团圆节,岂不很好?”

“好什么?我有父母在身边,一点儿也不孤单!他要是觉得孤单,接你家去,不就行了……”

“他,他,他。”李珠秋嘟囔了一句,“这孩子,一点儿也不开窍……”说着,便去往班主的帐篷,找她父母商量去了。

【二】《飞花艳想-下阙》醉月山人.诗

吟成白雪心如素,最到梅花香也清。

昔日浣沙今日恨,玉人如许愿相亲。

巧儿的父亲叫王精弦,以前是戏剧班的一名鼓师;母亲也是这个戏班的,唱的是正旦[指青衣],艺名叫做‘天生秀’。后来,年龄大了,便双双退出了戏班,带着小女巧儿四海为家,走南闯北地卖唱,挣个温饱。

他们一路唱着曲儿来到了京城。没想到是,京都的杂剧会如此地兴旺,便财迷心窍,他们自己组织了一帮子人成立了杂剧班,‘天生秀’自任班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